培训发展
TRAINING DEVELOPMENT
精工控股集团董事长方朝阳在翔鹰班一期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今天是精工在人才培养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比较系统、正规的开展高级人才培养班。翔鹰班的“翔鹰”两个字是希望学员像翱翔的雄鹰一样,能带领精工快速的发展,这个是“翔鹰”的由来。
当初为什么想办这个班,主要是年初在总裁办会议上决定,领导讨论到企业发展时,觉得太缺人,特别是能独挡一面,领军一方的将才。同时回忆过去,我们真的出了一大批人才,包括今天我们的事业部老总、事业部高级管理干部,那时我们的人才培养叫做赶鸭子上架,上去先干,干的行了就上,干的不行就下来,不管行不行,先干起来再说。今天精工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人才反而显得更少了。打个比方,今年我们想选一个集成建筑事业部的老总,找来找去找不到合适的,包括在其他业务方面的人才选择也都有一定的困扰,敢于担当的,能成就事业的合适人员太少。或者说很多有优点的人只是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不够系统,不够全面。
一直以来,虽然精工都在提倡以人为本,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大部分还是以任务为本。所以这时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也反思很多,觉得精工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我们高层,还缺乏一种系统的、自己能够真正培养出独挡一面、领军一方、敢打敢拼的人才的方案。包括我们说人才培养,说了很多年,但是我认为离我们企业的发展还是有很大差距。我觉得企业在发展,这个企业的高度竞争最终还是离不开人才,但是往往我们在更多的工作中还是把日常的任务当作根本在抓,而没有把我们真正的企业核心“人”作为根本工作。这些都是我们要反思的,包括我们过去所谓的重视管理,但是在人才这一块,我觉得重视是不够的。从企业战略发展上来讲,我们现有的几大块业务都有很大发展空间,包括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及高层建筑;我们新的光伏建筑、集成建筑这些业务板块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我们工业建筑,目前我们所占的市场份额仍很低,我们在竞争市场上也不是在最高端,如果我们有优秀的人才那这方面就会做得更好。目前我们面临的高层建筑竞争,我们在总承包上面没有优势,但我们能不能在二类、三类或二线、三线这种系统上发挥作用,但是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而我们的总承包制度也说了好多年,但还是一个人的问题,没有真正把它建立起来。新型业务中,我们的光伏建筑、集成建筑也好,集成建筑作为新的100亿的业务发展来考虑,不论是集成建筑还是商业建筑,今天在总部这边将建成第一个基地,绍兴政府很重视,在柯桥高速公路北边给了我们将近一百亩地作为第一期开发,并同时把两所学校拿出来给我们做试点来发展我们集成建筑。但是我想,今后我们的基础成熟、我们的商业模式成熟、管理模式成熟后一定要发展,所以我想我们企业要走下去,真的是人才奇缺。现在眼前业务要支撑、要发展,各事业部老总、高管也都需要优秀的人才,这是我们过去缺乏的、自己没有很好的培养人才的渠道和方式所致,让大家仍像战争年代用赶鸭子上架式的方式培养人才。而今天我们在用人时觉得很困难,我们要拿什么方式来培养人才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这个感觉对我而言太深刻了,这也是翔鹰班开班的目的。
第二点,我表态要做这个带头人,我们一直说要以人为本,要培养人才,我们做了什么,我做了什么,可能因为我这个头没带好,所以这次我主动要求做这个班主任。因为我觉得这个是我们领导最大的责任,所以这次我当仁不让,希望做这个班主任,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我自己给各级领导带个头,做个榜样、做个表率,让各级领导都能重视我们的人才培养,当然各种途径、方式、方法都可以,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法可能都不一样,但是我希望我来承担这任务,能够为我们集团的成熟时期的人才培养开个先,带个头。其实我这么做的一个重要点是,我希望通过我这个班主任的尽心尽职,哪怕这个班的学员只有一个或几个能成为我们下一步精工发展的将领也是成功的。同样,另一目的是希望各级领导能理解我的苦衷,能一层一层地把身边的人才培养出来。所以有了这个背景,才有了今天这个翔鹰班的开班仪式。
今天能成为翔鹰班的各位学员,是经过我们集团考评委会的严格考评,至少我认为你的过去表现、你的潜能、你的潜质是被精工认可的,是有发展前途的。因为这次评选还是非常严格的,专门建立了我们入选的资格评审模型,不但你过去表现要优秀,并且你未来的发展潜力也要有,这次我们做了一个三心三力的评估,做了一个360度的评估,领导评委花了一天的时间对每个学员的上级进行了访谈评估等。所以我认为能够作为翔鹰班的学员,你应有足够的自信。我们讲培训是公司对员工的一项最大福利,所以翔鹰班本身对你自己就是一项很大的福利,对你以后的发展肯定有利。
为了精工将来的发展,为了把这个班办好,我们也是绞尽脑汁,借鉴社会上成功商学院的办班模式,同时结合精工的企业内训、内部培养的实际,我们采用行动学习培养方式,也就是说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有专门的课题项目让你去锻炼,或者说执行中进行轮岗等等,而不是说仅仅在课堂上让你学,这个是实践加理论结合起来的培养方式。同时我们还采用导师制,选拔了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经验的老总进行一对一的进行辅导;而在课程设置上,紧紧围绕管理者职责的五个维度来展开。所以我想说这次我们真的花了很多心思来开展这个项目,甚至可能比某些商学院更好,希望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这个机会对我们精工的其他一些高管也有帮助,因为你们在工作中也需要这些知识。
最后,我在这里表个态,我一定会尽心尽职,把这个班办好,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最终好不好,还是看这些学员今后能否在精工的发展中脱颖而出,当然这个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作为导师,也有要求,我们很多导师以前都只是授业,希望这次不仅在授业上,在用人方面,在做人做事方面,包括思想困惑方面也有一定的交流,而不光只是业务能力方面的学习,导师和徒弟,要多交流,这是个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过程。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可能在全面性上导师会有更大的优势,但是在某一方面,你们都有一技之长,所以我想这个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最后,祝愿我们的翔鹰班能像精工的黄埔军校、中央党校一样,不断培养出独挡一面,领军一方,敢打敢拼,能打赢仗的将才。希望我们17位学员通过一年半的学习,能有很大的提升,能为精工的发展有更大的贡献和作用,这是我对这个班的希望。包括现在一起参与培训的高管,你们已经通过自己的打拼在这个位置上了,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精工的事业而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