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ニュース

NEWS CENTER

最新ニュース

>

集团动态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

发布时间:2024-11-26

阅读:650

11月22日,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对310项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进行表彰。

大会现场.jpg

本年度,由精工钢构集团牵头完成的《数控滑移设计分析理论、机电装备与成套智慧建造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建造核心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两项成果均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这是精工历史上首次有两项成果同时揽获该项殊荣!至此,精工钢构集团各类科技奖项总数已升至126项!

海报.jpg

让数控滑移施工法迈向行业“万能”

数控滑移设计分析理论、机电装备与成套智慧建造

技术研究和产业化

该成果对钢屋盖数控滑移施工的设计分析理论、同步性机电装备、智慧建造技术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建立了大跨空间结构滑移施工的系统分析方法和控制标准、开发了滑移顶推装置及控制系统,针对常规类、复杂类钢屋盖结构,分别研发了成套施工方法。

如此一来,将数控滑移施工法打造成了行业“万能型”施工工艺,较好解决了各类建造条件下,空间结构水平维度施工难的问题。

与行业常规建造技术相比,该项技术具有数字化程度高、现场操作便捷、施工适应性广等优点,节省了大量人力机械等施工措施投入,近3年节省相关费用约3400万元。

该成果多项技术系国内外首创,总结发表高水平论文25篇,获发明授权15项、国家级工法2项,主参编行业标准3部。该成果还经董石麟院士领衔的专家组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还先后于国家体育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重庆东站、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等30余项地标工程中得到应用,多个项目创造了“行业之最”!

以数字化赋能建筑全生命周期

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建造核心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为解决传统建筑业精益制造水平低、现场施工管理粗放、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精工数字化团队历时12年攻关,围绕数字设计、智能制造、绿色低碳、AI产业赋能等方面,打造了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建造核心技术。

该成套技术包含钢结构建筑一体化设计平台、建筑工业化生产智能制造及数字化管理技术、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和绿色建造技术等。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套技术可带来设计效率提升30%、工厂关键生产工序效率提升2-3倍、项目构件配套率提升至98%等优势。

提升.jpg

经董石麟、周绪红院士领衔的专家组鉴定,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还获评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入选国家发改委2020年绿色推广技术,获得首届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低碳施工工法大赛特等奖、2024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二等奖,并先后助力精工钢构集团获得第九届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住建部首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入选浙江省建筑业首座“零碳工厂”“未来工厂”等荣誉。

成果助力精工(国际)钢构打造浙江省建筑业首座“零碳工厂”“未来工厂”

该成果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卢赛尔体育场、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等百余项海内外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在促进建筑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建造”国际竞争力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卢赛尔体育场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正在采用激光三维扫描设备进行现场扫描。该虚拟预拼装较实体预拼装带来成本减少80%以上、工期缩短60%以上等优势。

成立25年来,精工钢构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重要位置。依托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携手业内优秀科研伙伴,打造行业领先的“十二大技术体系”,累计取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专利1461项、标准77项、QC成果395项。

近年来,在建筑业转型浪潮中,精工钢构集团更是将设计、制造、建造的各个场景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试验田”,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建立新优势,不断推动企业乃至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未来,精工也将牢记王浩书记在大会上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嘱托,持续深耕技术、努力开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