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国家认证的“新职业”钢结构装配工,到底“新”在哪?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增加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在这其中,作为钢结构建筑行业唯一新职业的钢结构装配工引发广泛关注。
啥是钢结构装配工?先来看看官方给出的解释——
在建筑施工领域,使用设备和工具,将钢材按照图纸进行钢结构零件号料、切割、部件及构件组装、矫正、预拼装的人员。
那么,与传统的车间工人相比,这个新职业究竟“新”在哪里?走,跟着咱精工的钢结构装配工冯师傅上车间看看。
工作场景新:与机器人共舞的智慧场景
走进绿筑工业制造车间,第一感受是:先进、有序。
和传统认知中以手工作业为主、粗放杂乱的车间不同,这里动线合理、设备林立、环境整洁,是典型的“工人友好”型车间。而对于在这里工作了7年的冯师傅来说,近年来上岗的“机器人工友”,则让制造场景更具未来感。
激光切割机读取构件图纸,生成最优排版方案,在电光火石间完成毫米级高精度切割;
自动组立机上顶下压侧推,机械臂点焊,实现构件一次性精准组焊成型;
在全国领先的PEC钢-混组合结构自动化生产线上,混凝土布料、振动、刮平、磨光全流程都交给机器完成,成品兼具颜值与品质,合格率可达到100%;
0.085mm精度工业激光扫描仪扫描结构模块,逆向生成数据模型并与BIM设计模型拟合对比,在出厂前对超偏构件进行返修。
“这些智能化设备是头脑聪明、手脚麻利的‘好帮手’,更是解决难题、提质增效的‘老法师’。”冯师傅说,“在智能设备的加持下,我们的工作场景也成为了赏心悦目的风景。”
专业技能新:技能点满的多边形战士
职业之新,不仅体现在工作场景的焕新,更体现在专业技能的跃迁。
举个例子,过去,焊工的工作是焊制梁柱等结构,需要掌握焊接的基础工艺。说到底,还是一种依赖单一经验的体力劳动。
而钢结构装配工,则是一个复合型技术角色,这需要工人从“零件加工者”转型为“制造集成者”。用冯师傅的话说,要想干好钢结构装配工,你得是个“六边形战士”。
近年来,随着钢结构应用范围的扩大,各类复杂构件层出不穷。而复杂构件的制作,首先考验的正是工人的识图能力。
过去,车间里的老师傅对着厚厚一叠二维图纸反复研究,却难免因识图歧义造成加工失误;而如今,像冯师傅这样的装配工都能借助BIM模型熟练识别构件复杂节点、厘清空间关系,可减少约70%的识图歧义。
冯师傅毕业于焊接专业,工作中也以焊接见长。然而,对于冯师傅而言,他要操作的,却远远不止焊枪。
与掌握焊接、切割等单一技能不同,钢结构装配工更强调多维度的人机协作。以冯师傅为例,他除了是一名“焊将”外,还能熟练操作激光切割机、全自动端铣机、埋弧焊接机器人、智能行车等设备,充分诠释了“一岗多能”的职业特征。
发展道路新:潜力无限的晋升空间
在绿筑工业的车间里,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年轻面孔的占比挺高。
据冯师傅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成为一名钢结构装配工。在如今绿筑工业的车间里,“90后”计产员工比例达到了27%。
工作环境的改善、职业身份的重塑、智能化工作模式的驱动,这些显而易见的新变化,吸引着青年人才的涌入。那么,又是什么让他们选择扎根?
“工作之余,公司经常组织各类培训、职业技能竞赛,让我们增长见识、切磋比武,这也让我真切感受到自己在频繁历练、持续进步。”冯师傅说。
另一方面,多维度的技能体系也为钢结构装配工提供了向质量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绿色建造师等职业跨界转型的机会。无数个像冯师傅这样的钢结构装配工,正在拓宽职业路径、迈上人生全新赛道。
新时代呼唤新职业、新职业催生新发展。
从经验导向到理性导向、从单一技能到多维技能、从简单粗放到毫厘必较、从工序执行到系统集成......
在大力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的行业背景下,国家为钢结构装配工“正名”,不仅映射着产业进步的趋势,也将持续推进建筑业工业化、绿色化转型。
建筑产品越做越精、职业道路越走越宽。这,或许就是新职业在精工焕发光彩的最佳注脚。